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上传日期:2023-04-20 浏览次数: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五四青年节前夕,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发起关于青春和选择的对话。今天的对话人:

钟芳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0级本科生,被网友称为“考古系团宠”。

徐斐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三星堆3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

龙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团支书。

完整节目音频请戳↓

考古专业,“冷”不“冷”? 钟芳蓉:我报考之前没想那么多。填报志愿时我的老师给我推荐了很多专业,有法学、经济学等等,但是我一个都没报。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考古。

徐斐宏:我的本科生活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任性”。我本科入学是在(北大)心理系,读了一年觉得没感觉,就转专业到考古。转专业的时候降了一级,等于我本科留级,一共读了5年。转专业就是因为我对古迹、文物有比较大的兴趣,转专业后花了很多时间自己去看、自己去跑,美其名曰培养专业感觉,培养兴趣。

我觉得专业其实没有严格的“冷”“热”之分,只要你是想做这个事情,想做好这个事情,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不要在意别人怎么做。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徐斐宏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受访者供图)

“考古系团宠”入学之后什么样? 钟芳蓉:总体感觉就是很忙,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一般都有课,最忙的就是考试和论文。我现在就想好好学习,按部就班学下去。但我所谓的“好好学习”也不是每天看几十篇文献的那种,就是每天认真写完作业,积极准备考试,写好论文。周末的时候和宿舍、朋友一起出去看看,逛逛博物馆之类的。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学习“旧石器”课程时,钟芳蓉到博物馆学习“北京人”的知识(受访者供图)

龙妍:我在考古博学院读本科的时候,觉得这个学院是非常兼容并包的。那个时候除了每天上课,有很多社团活动,包括我们大三那年去周公庙去实地实习。平时我们会有一些专业课程在工地跟田野进行,也会抽时间看一些文物古迹,现在回头看真是非常精彩。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龙妍和徐斐宏本科时参与野外实习时所穿队服(受访者供图)

“考古”就是“挖坑”? 钟芳蓉:入学之后觉得考古专业更大了,因为以前一直局限于考古专业是一个文科专业的认识,但其实它是一个综合类的学科,涉及很多理科的知识。

徐斐宏:你把它每一个小环节拆开来看都不难。比如挖土,我们刮面把它分出来,看似很简单——两块土不一样,那就能分开。但是真正操作的时候,你用什么方法把它分开、以什么标准把它分开?而且,并不是高高兴兴挖到很多宝贝,工作就结束了,之后还有一系列的记录整理的工作要进行。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三星堆3号祭祀坑内的具有人类形象特征的青铜器(图自网络)

此前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现场,有个看起来有点奇怪的青铜器,我们不知道该叫什么。后来我们上海大学的特聘教授许杰老师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他就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一个铜人顶着一个方座,我们才发现其实一开始是把它认反了。这就说明考古工作也是在不断地改变认识的,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虽然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

从专业到职业,“爱一行”一定要“干一行”吗? 钟芳蓉:很多人觉得考古是个冷门专业,也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奉献自己的专业。我觉得其实所有的专业都是奉献自己的专业,我目前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一路走下去,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负自己的韶华。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钟芳蓉在北大燕南园,老建筑外的猫也是她喜爱的观察对象(受访者供图)

龙妍:虽然我转了专业,但考古始终都是我一生的爱好。我一直在关注这个行业,关注我的同学有没有挖掘到什么到非常好的东西。我觉得对于一个专业的热爱,无论把它作为一个学习的学科,还是把它作为自己从事的工作,这份热爱是不受太大影响的。无论我最终是否从事和考古专业相关的工作,只要在岗位上作出我的贡献,用我所学的知识去报效社会,我觉得我就没有辜负在学校学习的时光,没有辜负工作期间的付出和努力。

我这个人规划一直都有,但是一直都在变。我大三那年保研是保了北大的国际法学院,去学的中国法和美国法,也是因为在上大学这几年对自己有一些新的认识,我找了一条可能更适合自己的道路。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在大学的时候学会的很多东西是我后来受益匪浅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夯实自己、充实自己、沉下心做学问,这是最重要的。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在考古文博专业本科就读同时,龙妍还拿到了国际关系的双学位(受访者供图)

徐斐宏:我之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本科学考古能带来什么,我觉得可能是学习一种做事的方式。因为考古发掘的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单独做,它需要团队协作。虽然每个环节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你要把这个事情做好,要求还是很高的,可以培养一个人团队合作的能力。

现在作为老师,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影响到我的学生。怎么让考古这个学科更贴近社会、更接近公众,这也是我们这一代考古工作者应该担起的责任。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徐斐宏(前排左一)和同事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沈静文

记者丨杜希萌 钱成

编辑丨王远 李行健 郭明 杨森

鸣谢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北大报到,学校对钟芳蓉有何评价?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北大报到,学校鼓励她不忘初心,又赠送了三本书籍。

9月1日上午9时许,有着“考古女孩”之称的钟芳蓉来到了北京大学东南门,和她一同考上北大的高中同学一起前往体育馆的迎新接待站排队报到,正式成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新生,开启燕园的大学生活。

此前,来自湖南耒阳的钟芳蓉以湖南文科四名的好成绩报考北大考古系而获得全网关注,不仅收到考古圈的团宠大礼包,还接受了央视节目《面对面》的专访,连《人民日报》的官微也发了报道,她正式入读北大也受到各方的密切关注。然而,钟芳蓉本人却显得十分低调,戴着口罩和帽子,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她直言不想受到太多关注,“只想安安静静的”。

在8月31日下午,钟芳蓉就已乘坐高铁出发,乘车8个多小时后,她于晚上9点左右抵达北京。钟父原本想陪同女儿一起,但独立的钟芳蓉拒绝了这一提议,钟父也因为太忙而最终作罢,本就聚少离多的一家人匆匆告别,钟芳蓉最后和同学一起被在北京工作的舅舅接往家中休息一晚。

第二天一早,戴着黑色渔夫帽的钟芳蓉低调前往北大报到,她把发型从原本的马尾辫换成了齐耳短发,一方面在未来忙碌的大学生活中更方便打理,一方面也是以新形象重新出发,减少外界对她的关注,便于专注学习。然而即便如此,还是被一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认出来了,面对对方的询问,钟芳蓉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了“是”。

作为北大的新生,钟芳蓉也收到了考古文博学院赠送的三本书籍,分别是《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考古学初阶》和《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她开心地表示自己之前已经收到过一本樊锦诗先生签名版的自传。樊锦诗先生当时还寄给过她一封口述的信件,信中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现在看来,钟芳蓉已经把樊锦诗先生的教诲铭记在心了。据钟父所说,钟芳蓉此次前往北京没有带多少衣物,反而是有一百多斤重的书籍资料还在邮寄的路上,其中主要就是之前考古圈团宠钟同学送来的大礼包。

此外,报到第一天钟芳蓉就已在宿舍的书桌上摆好了自己特意购买的底座带笔筒的小台灯,方便自己在宿舍读书,不过她表示以后会更多去图书馆学习,图书馆更符合她期望的安静的环境。她还说,自己很想去逛逛故宫、看看展。

这个从小自立自强的女孩已经坦然地开始了她远离家乡的求学追梦之旅,相信她能够谨记师长们的教诲,在燕园学海中尽情遨游。

三星堆考古学家,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团宠

为了去名校,选择它的冷门专业,有必要吗?不要听他们扯淡了,名校冷门专业,你不如报考一个一般学校的好专业。

不要觉得自己不报考名校就是浪费了分数,名校固然有一些光环加持,不过在专业壁垒下,我建议你选择一个适合的学校,合适的专业。

为什么这样说,你可以听我一一分析。

一、名校的资源支持?

不好意思,资源支持跟冷门专业有什么关系?你毕业后,不说冷门专业的工作不好找,而且可能你选到的专业还不是自己喜欢的,最终有极大的可能性是会影响你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后续的职业发展。

你说可以转专业?不好意思,每年转专业的名额都有固定的,不是你想转就可以转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在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度过不喜欢的几年,最后毕业了转行重新学习,这样的代价你自己就可以权衡一下。

二、名校的光环加持?

冷门专业冷门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么就是就业难,需求少;要么就是必须要读研读博才有比较不错的出路,这一点,你一定要想清楚再决定。

再说,名校的光环一般只适用于应届生,当你走出校门,不好意思,老老实实跟大家一起竞争吧。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名校的整体氛围是好于一般学校的,这点就像专科学校与本科学校的区别。有时候差距还是必须要承认的,不过能考上名校,这样的差距,可以微乎其微。

三、你要的名校的毕业证书还是未来?

如果我选,我选择后者。因为前者已经有了哈哈~

不过我这里有个故事说给你听

我认识好几位小伙伴,他们毕业于非名校,凭借自己的努力,毕业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年薪百万。真实的差距不是学校带来的,而是自己本身的思维模式和层次。

名校只是一潭清水,而你自己才是那个打水的桶。厉害的人,在普通的学校也可以把桶里的水装得满满的,而有的人,即使毕业于名校,也存在着严重的短板。

世界上最可怕的差距就是认知的差距,我并不想用大数据来说明名校的整体就业情况好于普通学校,但是,这跟冷门专业,又有多大关系呢?

四、最后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吧

选择一个冷门专业,不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好好珍惜时间,去努力成为1%,这样的你,不管在哪里,都很优秀!

上一篇:5G赋能让洛阳二里头深埋地下的文物活起来

下一篇:孕期为什么肚子有咕的声音,为什么车车在起步和停车时会有咕咕音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