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

上传日期:2023-04-20 浏览次数:

皖西北的阜阳亳州一带因地处黄泛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开展较少,在临泉、阜南、界首、太和等地的多次调查均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但此前经过正式发掘的仅有亳州傅庄、后铁营、程井和蒙城尉迟寺等遗址,后者确立了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阜阳地区(颍河下游、汝河下游)则基本还没有开展过考古发掘工作,而阜阳三区(颍州、颍东、颍泉)新石器时代遗址更是鲜有发现。

阜阳岳家湖遗址位于阜阳市颍东区朝阳大道与颍河东路交叉口东南角,因地处岳家湖公园的东南角,故被命名为岳家湖遗址。

为配合基建,2020年6月至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颍东区文旅体局对建设工地范围内遗址所剩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全面钻探,遗址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分布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发掘区共分为三区,东北部为Ⅰ、Ⅱ区,西南部为Ⅲ区。共发掘面积62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壕沟1条,墓葬9座,灰坑29个,柱洞18个;宋代水井1座;清代墓葬1座。出土各类遗物小件、标本共250余件。

Ⅰ区发现1座宋代砖砌水井,出土汲水器双耳罐、少量陶瓷残片、动物骨骼等遗物。

Ⅱ区发掘面积400平方米,该区地层堆积较为简单,上部是1.5米厚的黄泛层,之下是0.8米厚的宋代堆积,底部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0.5米。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壕沟1条、墓葬4座、灰坑8个、柱洞4个。

新发现-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Ⅱ区 M1

新发现-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Ⅱ区 M1出土陶鼎、陶鬶

墓葬基本沿壕沟边沿分布、较为分散,均为土坑竖穴墓,东南向,单人葬,一次葬和二次葬均有,骨骼保存一般。其中M1人骨较为零乱,错位严重,经鉴定为成年女性,随葬陶鼎、豆、壶、鬶各1件,鬶为长颈冲天流、球腹、小实足,鼎为小型罐形,豆为浅盘钵形。M2为儿童墓,侧身屈肢,头枕夹细砂红陶块,陶块表面饰有交错篮纹,应是鼎或罐类残块。M4为成年人墓,仰身直肢、头骨面朝东,出土平底杯1件。M4南侧有一小坑,近似圆角方形、坑底不平,底部摆放有完整猪骨骼1具,猪骨仰身平躺、四腿朝上偏东、似有捆绑迹象,应是墓葬祭祀坑。

灰坑多数为普通小型垃圾坑,出土少量陶片、动物骨骼残块等。

壕沟呈西北-东南走向纵贯发掘区,沟口残宽12米,沟底残宽8米,最深1.8米,斜壁,平底,沟底呈不连续长条形坑状,宽1.5米、深0.8米。沟内填土堆积可分11层,以灰黑土为主,局部间以纯黄土,出土少量石器、陶器、动物骨骼和1个人头骨。壕沟内底部分布有少量墓葬、灰坑等遗迹。

Ⅲ区共布设5×10米探方2个、5×5米探方1个,发掘面积150平方米。该区地层堆积较为简单,总厚1-1.2米,其中近现代地层堆积厚0.1-0.3米,宋明清堆积厚0.2米,新石器时代堆积厚0.5米。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5座、灰坑21个、柱洞14个,清代墓葬1座。

新石器时代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2座为东南向,3座为西南向,墓坑较小,均为单人葬,人骨保存较差,无随葬品。

发现2座相对规整且堆积丰富的较大灰坑,其中H21坑口长4.3米、宽3.8米,深3.8米,坑内堆积共分为8层,且每一层都呈坡状堆积,最底部为纯净的青灰淤土,之上为黑色草木灰层,并有明显的水浸痕迹;之上为较硬的黄褐土与粘软青灰淤土相间分布,出土少量陶片。H34近圆形,直径3.6-3.8米,深1米,斜壁平底,共分为4层,每层都呈中部低边缘高的堆积状态,最底部为灰黑草木灰层,上部三层土质较致密。

新发现-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出土鼎足

新发现-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出土陶鬶、鼎、壶、盖

整个发掘区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骨器。陶器可复原器形较少,可辨器形有鼎、罐、甗、甑、鬶、盆、杯、豆、器盖等,以夹细砂红褐陶为主,另有较多的泥质灰陶;纹饰以篮纹、绳纹为主,少量附加堆纹、戳点纹、弦纹等。鬶除了M1出土的实足鬶外,另有常见的长颈、冲天流、袋足鬶,其他代表性器形有花边捉手器盖、细高柄浅腹杯、圆腹绳纹罐(鼎)、盆形甑、小口高领瓮、斜腹红陶杯等。鼎足以扁三角侧装凿形占绝大多数,足根多有1-3个按窝;另有少量正装长条铲形,足正面刻1-4道竖向深刻槽;少量鸭嘴形鼎足,足根窄厚突起、尖部经刮削面部宽平且薄;另有极少量正装宽扁铲形,足面刻竖向浅细弦纹,足根一横排按窝,或足面为叶脉纹等。

新发现-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出土石钻、石钺

石器有钺、凿、砺石、钻、镞等。石钺为宽扁形,磨制精细,双面管钻孔,刃部残缺;出土的2件石钻较为特别,其中一件为长条形石凿改制而成,质地细腻、坚硬,表面打磨光滑、器身布满崩裂窝痕,顶端被磨成锥状,锥底与器身交界处仍可见留有清晰的细密弦纹痕;另一件为扁方体双榫头形,两端乳突形钻头均有明显的细密弦纹磨痕。另外还发现,壕沟底部有较多灰白色砂岩质地的砺石残件,砺石块多呈较规整的长方体,面部平整且多为弧形,表面多还留有细长条形、较深的凹槽磨痕,集中分布于壕沟东南底部。

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分析,认为岳家湖遗址的文化面貌较为单一,时代跨度不大,与尉迟寺一期3段和二期相近,与豫东地区的段寨二期、栾台一期相当。总体上可纳入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晚期偏晚的范围,并有一定的石家河文化、中原早期龙山文化因素。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4300-4100年。

岳家湖遗址是阜阳三区(颍州、颍东、颍泉)首次发现并开展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此区域考古工作的空白,初步揭露了此区域史前时期遗址选址分布和埋藏堆积特点。为研究皖西北地区大汶口与龙山过渡阶段的文化变迁和中原早期龙山文化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提供了珍贵资料。目前遗址资料整理、出土人骨的同位素分析研究、植物遗存鉴定分析研究等研究还正在开展中,相关研究另详文公布。

作者及作者单位:

韦邦加(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时和玉(阜阳颍东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张小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新发现|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我国山东省。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总面积约82.5万平方米,是约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

汶口遗址平面范围略呈东南-西北方向的圆角长方形,大汶河从中部自东向西穿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岸面积约25万平方米,南岸约20万平方米,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大汶口遗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尤以大汶口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 。

扩展资料:大汶口遗址与大汶口文化的发现,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这支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和苏皖两省邻近山东的地区,其年代大致在前四十四世纪至前二十四世纪之间。由于它的发现,使这个地区的史前历史,从龙山时期上推了大约两千年 。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形态,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汶口遗址

新发现|安徽阜阳岳家湖遗址考古收获皖西北地区首次发掘大汶口末期至龙山早期遗址

大汶口遗址的相关发掘 1959年6月,在汶河南岸的磁窑镇堡头村西首次发掘,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

1974年、1978年在汶河北岸先后两次发掘,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余个,主要遗存的年代属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3次发掘证明,大汶口遗址包括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距今6400年至46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存,以翔实资料揭示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产生的全过程。上有4600年至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存,下有距今7500年至6400年前左右的北辛文化遗存。这种土生土长的东夷族系列文化,有力反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观点,而轰动国内外。 生产生活用具

遗址内出土有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三足器、圈足器、平底器、袋足器较多。石制生产工具通体光滑,有角有棱,刀口锋利。

墓葬

墓葬以男、女分别单葬为主,也有成年男女合葬,女性处于从属地位,预示着母权制的动摇和父权制的产生。随葬品数量悬殊,质量优劣差别大,有的墓空无一物;有的多达180多件,而且品种复杂,制作精致,有珍贵的碧玉铲、玉臂环、玉指环、透雕象牙梳、绿松石镶嵌象牙雕筒、象牙梳、可与现代钢针媲美的骨针等。陶器中有精美的彩陶和光洁的白陶,有独特的猪形器、鸟形器。 精美器具

三次的挖掘发现,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的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都异常精美。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一般认为,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追求美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和枕骨人工变形的习俗。在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发现很大比例的人骨没有门齿或侧门齿。考古学家据此推测,大汶口人是在成年后拔除门齿,并非死后才被拔掉。对于如今的人来讲,没有门牙是一件很丑的事情,而大汶口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由他们带动的这种风俗甚至持续了很长时间。在《高僧传》中都曾记载北朝时有一个叫“习凿齿”的人,与名僧道安有过“普天释道安,四海习凿齿”的精彩应对,可见“凿齿”之风多么盛行。

除了拔牙,大汶口墓葬中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很多人骨都有头骨枕部人工变形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形成自然也是墓主人生前很长一段时间有意压迫头部的结果,有数例在变形处置有小石球或陶球,变形当是由于长期口含小球所致。由此也能想像大汶口人以“扁脑袋”为美的奇异风尚。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为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1977年,山东省政府公布大汶口文化遗址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开发和向世人展示大汶口文化,1993年,卫驾庄70多岁的老人卢继超联合当地17位村民,筹集资金达64万余元,筹建了一个“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展馆很小,却填补了遗址开发的空白。他们把从民间收集来的大汶口出土的大量石器、陶瓷、陶片等加以鉴别、整理,重新陈列布展,丰富、充实、完善了博物馆。

1994年,大汶口镇政府投资13万元,兴建了一处1300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博物馆,展示出土文物和原始部落风貌;1998年,镇政府又投资60万元建起大汶口陶艺研究中心,生产的仿古陶器畅销全国。该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年均利税12万元,促进了大汶口文化和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保护大汶口文化遗址,泰安市政府出台了《泰安市大汶口镇总体规划》,将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区分为遗址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三部分。其中重点保护区以保护单位标志碑为基点,总面积约达83万平方米,在重点保护区不准进行其他工程建设及深挖。一般保护区从重点保护区的外缘线外扩170米,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不得拆除、改建或迁移地上文物。如因建设特殊需要,必须按法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建设控制地带从一般保护区的外缘线各外扩100米的范围内,在这一范围内不准修建两层以上的建筑物,不准深挖2米以下。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其设计方案应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当前,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保护已经日趋法制化、完善化。

上一篇:世界趣闻奇事,世间趣事奇闻

下一篇:脚上有伤踩到了狗屎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