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济南汉墓,济南古墓考古发掘

上传日期:2023-04-20 浏览次数:

探索发现济南汉墓,济南古墓考古发掘上午11时,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济阳区济阳街道办事处三官庙村西300米纪碱路路北的济南市济阳区三官庙古墓葬。现场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两处古墓葬。靠北那处规模较大,据考古领队陈永婷介绍,该墓葬为济南发现的最大双墓道汉代画像石墓葬,墓室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15米,整个墓室相当于现在的四室两厅。

探索发现济南汉墓,济南古墓考古发掘M1墓室在现场记者可清楚看到两座清理完成的两座墓葬。据了解,均为汉代画像石墓。按照考古学命名规则,考古人员把这两座墓葬按照发现顺序编号为M1、M2。其中M1即位置靠北那座。该墓葬结构特殊,为带双墓道的多室墓,坐北朝南,墓葬规模比较大,墓室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15米。整个墓室相当于现在的四室两厅。整个墓葬为砖石混建,砖全部磨光,尺寸达到40*20厘米。整个墓室共有画像石40块,画像63幅。部分画像石磨光后再雕刻,线条细腻流畅。除了济南地区画像石墓中常见的羊首画像外,还有部分社会生活场景。如中室西侧立柱上的庖厨图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汉代富家大户的后厨场景。M2位于M1南侧,南北长约17米,地板至墓室顶部高约3.5米。虽然规模没有M1大,但在该墓葬单体体量宏大,仍属大型墓葬。由单墓道和甬道、前室、中室、双后室组成。画像石共18块,画像32幅。与M1相比,画像石略显粗糙。

(大众日报)

探索发现济南汉墓,济南古墓考古发掘

山东发现西汉国王墓,坟头极为明显,珍宝无数,为何盗墓贼都不挖呢?在考古学界,有着一句这样的话:“汉墓十室九空”,由于汉朝流行厚葬的文化,尤其是西汉初期,因此汉朝的墓室,往往最容易受到盗墓贼的光顾,因此曾经海昏侯刘贺墓室的发掘和出土,也曾经给考古学界带来巨大的轰动。

1995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的人们,正在距离县城15公里的双乳山采石场进行作业。随着炸药的一声巨响,石块炸裂,而掩盖在大山中的一座墓室,同样一处墓穴,也同样暴露了出来。

人们赶紧将这一个线索,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这里随后被保护起来,让山东大学考古学家任相宏等人感到吃惊的是,经过对当地县志以及史料的考察,他们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座汉朝墓室,然而在稍微有些经验的人当中,这一座建立在山崖上的墓室,坟头特征极为明显,尤其是竖起的坟包,然而它大体结构并没被破坏,说明历代盗墓者并没有挖取光顾,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年10月,考古工作组随后对双乳山汉墓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12人为期43天的努力,这一座墓室逐渐向众人彰显出了它的原型位于山顶的它,坐南朝北,外浅内深,背靠山坡,整座墓室长60米,最深18米,面积840平米,从上方看上去,就像一枚钥匙一般。

在这座墓穴当中,考古学家一共找到了2000多件随葬品,珍宝无数,包括金银铜器,玉器以及竹简等十分有年代意义的文物,其中单单是黄金文物,竟然就重达8斤。

而墓室主人的身份,最终也被确认,这就是汉武帝时期的诸侯济北王刘宽,他在公元前97年即位,在位11年,随着汉武帝不断削弱王侯权力,刘宽也因为祭祖时对汉武帝实施诅咒等行为,被召到都城问罪,此时刘宽畏罪自杀,而济北国因此也被废除,但是他在生前,已经为自己修筑了豪华的墓室,随即被埋葬在了其中。但是被剥夺了称号的他,身上也缺少了汉室诸侯专用的黄肠题凑。

而双乳山汉墓,之所以没有受到盗窃的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它的结构,实在是太坚固,墓室的搭建者,在和三上开凿了长长的巨坑作为墓道,玄宫之外用巨石堵门,深坑则用风土填满,让盗墓贼难以光顾,而来古人没有炸药来轰开庞大的山石和山脉。

但是专家也出了一身冷汗,在东山附近,人们发现了一处盗洞,这里的石头和填土,已经全部被取走,足足向前发掘了40多米深,距离墓室只剩下不到5米的距离,然而可能是盗墓者最终绝望,这个墓室实在是太难打通,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从而和这笔宝物失之交臂。

截止到如今,随着墓室被发掘,在当地遗址只剩下墓道和废弃的墓室,而济北王墓室,作为49年以来山东唯一未曾盗掘的汉代王墓,对于汉朝资料以及礼仪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贡献。

探索发现济南汉墓,济南古墓考古发掘

北寨的北寨汉墓北寨墓群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城西四公里的界湖镇北寨村内,现已探明古墓六座,科学挖掘三座,对外开放两座。北寨墓群的保护范围为:以北寨墓群一号画像石墓中心为基点,向北365米,向南300米,向东280米,向西235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以北寨墓群重点保护范围界桩为基点,向北625米,向南155米,向东135米,向西至汶河。北寨墓群1977年12月23日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号墓 系大型画像石墓,该墓墓室结构复杂、严谨,由墓道、墓门和前、中、后三主室及东三侧室、西二侧室组成,各室间有门相通。前、中室由八角形擎天柱、斗拱、过梁分隔为东西二间,后室由地袱、斗拱过梁、两侧板分隔为东西二间,后侧室在该墓东北角,其室北头一有一隔墙,厕所就在这隔墙之内。整个布置相当平衡,均在一条中轴线上。主轴线南北向,墓门南偏西9度。墓内东西宽7。55米,南北长8。70米,占地面积88。2平方米,体积326。34立方米。共享石材280块,其中画像石42块,画像73幅,画像面积44.227平方米。画像石主要内容有:攻战图、祭祀图、出行图、丰收宴享图和乐舞百戏图等。画像雕刻细腻,技法多样,气魂雄浑,是汉画像石艺术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佳作,该画像石墓也是民间匠师创作的集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的杰出作品。

二号墓 系大型砖石结构多室墓,位于一号墓的南面偏东,两墓相距20米,1994年春发掘。墓葬布局与一号墓基本相同,也由墓道、墓门和前、中、后主室及东三侧室、西二侧室组成。除墓门和前、中室四壁,西二侧室的隔墙为石材外,均有青砖作材料。后室由一道砖墙分隔为东西两间。各室间有门相通。室顶为青砖起券。室外南北长9。10米,东西宽8。52米。整个墓室布置相当平衡,均在一中轴线上,主轴线南北向,墓门南偏西9度。

三号墓 在二号墓的西面,相距12米,群众修建房屋时发现,199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试掘,未发现。

四号墓 在一号墓西南100米处,小型砖石墓,1994年10月村民挖地窑发现,经沂南县文物管理所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50余件,清理后封土保护。

五号墓、六号墓 分别位于距二号墓南约25米、东30米处,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1994年5月勘探发现,未发掘。

综合地形地貌和钻探,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专家分析,除以上6座墓外,北寨村地下还分布有其它坟墓及唐宋时期的遗存。 画像石全部出自于一号墓。全墓共有画像石42块,画像73幅,画面总面积44。227平方米。《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以下简称(《发掘报告》)依据画像石拓本把画像分为73幅,实际上位于前室和中室的八角形擎天柱,其八面均为独立的一幅画像,因此画像应超过73幅。所有画像分刻于墓门上及前、中、后三室内。从表面看来,它们是零散的,每幅各有其主题;但细看之后会发现,它们有其内在的联系而自成整体,整个画面具有连续性和故事性。全部画像石分为四组,每组各有其主题和明确的主题思想。在每组的画像石中,有些是表现主题思想的,有些是衬托主题思想的,而在前、中、后三室中,还有些是专门作主题装饰的:

第一组为墓门画像石,共4幅。此组画像以刻在门楣上的胡汉战争图为中心,其主题思想是写出墓主人生前最重要、最让人景仰怀念的事迹——曾率领军队打败过外族人的侵略。图中部一座有桥柱、栏杆、华表的大桥,桥上和桥右(以观者定方位,下同)大批手执刀、盾、矛、斧的汉朝步、骑兵和一辆轺车由右向左行进;左边有执刀、盾、弩箭的胡骑、胡卒翻越重叠山峦右向而来。双方正在桥头展开激战。衬托这一主题思想的,则是三根门柱上的东王公、西王母以及羽人、玉兔捣药、伏羲、女娲、蹶张、仙人、异兽等,用以表现人类的起源,神仙的灵异,含有辟除不祥、保护墓中人之意。桥下有划船、捕鱼者,表示桥下有水流。

第二组为前室画像石,共29幅。画像刻于四壁、立柱、斗拱、过梁及室顶。此组以刻于东璧、南璧和西璧三横额的吊唁祭祀图为中心。主题思想是写出墓主身后的哀荣,说明他死后有多少人来献祭,致祭者是如何的肃穆虔诚,所以接连用三幅祭祀图来表现。其中两幅是墓主人的从官属吏向他献祭的情形,刻有捧简牍、执彗、持梃、执笏的献祭者在堂、屋前迎候前来吊唁祭祀的众多宾客;一幅表现的是各地亲朋好友派人携礼品来献祭的情形,画中雕刻一重檐双阙的祠堂,祠堂前的广场上陈列大量祭品,祭拜者已下车进行拜祭。南壁东西两段上的伐鼓图和拥彗图,还是祭祀仪节中的一部分;中立柱上的武器库和捧盾图,用来表现死者的身份,和祭祀图有间接的联系;这些都是主题画的从属画。衬托这组主题思想的,为室中神话人物、奇禽异兽各图,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及奇禽、异兽、仙人、神怪、铺首、云纹等,同墓门一样,含有百灵呵护之意。此外有专作装饰用的图案画,如栱上、藻井上的画,在整组画中,只起附庸的、补充的作用。两室顶分别刻穿璧纹和莲花纹。

第三组为中室画像石,共32幅。画像刻于四壁、中立柱、斗拱、过梁及室顶。此组以刻在四璧上横额上的反映墓主人生活内容的画像为中心,主题思想是写出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和他的富贵逸乐的生活。在这一组的主体画中,南璧上横额西段和西璧、北璧上横额四幅相连接的车马出行图最为主要,画出墓主人的大官僚身份:众多亲朋在宅院、双阙前恭迎庞大的车骑队伍,从宅院的建筑形式和车骑队伍后无送者,反映出墓主人应是出游归来。其次为南璧上横额东段的丰收宴享图,刻粮仓、粮堆、装满粮食的牛车,主人督导仆役装粮入库的丰收图和厨夫们抬猪、椎牛、剥羊、酿酒、切菜、烧灶等,画出墓主人大地主的身份。再次为东璧上横额上的乐舞百戏图:众多伎艺人表演飞剑跳丸、顶幢、走绳、七盘舞、鱼龙曼衍之戏、车戏、马戏,以及敲击钟、鼓、磬、铎,吹奏排箫、笙、竽、埙和抚琴等,画出墓主人生前的享受。南壁中立柱上的马厩图,仍是画的墓主人生前生活的一部分,为主体画的从属画。衬托此组主题思想的,是室中上横额下四周的9幅18个历史故事图和历史人物图,包括仓颉造字、卫姬请罪、尧舜禅让、周公辅成王、蔺相如完璧归赵、晋灵公纵犬咬赵盾、孔子见老子、荆轲刺秦王、聂政刺韩累等,并有榜题“苍颉”、“齐桓公”、“卫姬”、“御者”、“齐侍郎”、“苏武”、“管叔”、“令(蔺)相如”、“孟犇”、“铁揗”、“晋灵公”、“敖(獒)也”等12处48字。这些故事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津津乐道的故事,故事中的圣贤豪杰,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景仰的人物,此与主体画仍有关联。此外神话人物、奇禽异兽、神怪、东王公、西王母、佛教造像、龙、云纹等各图,也是衬托主题思想的。同前室一样,栱上、柱础上、藻井上也有作补充的莲花纹、方格纹和圆饼纹等图案画,并加施黑、绿、红三色彩绘。

第四组为后室画像石,共8幅。分布于后室中隔墙上。后室是安置棺木的地方,等于人生前的寝室寝室左右两间,表明是夫妻合葬,中间虽有间隔,但相互间可以自由往来。此组画的主题思想是写出墓主人夫妇生前闺房内的生活,用仆人涤器图、侍女执镜捧奁图、衣履图和男仆送馔备马图来表现,图中有家具、日用品、酒器、兵器、仆人以及驱邪逐鬼的方相氏等。同前室和中室一样,也有衬托主题思想的奇禽异兽的画和作补充用的图案画)。其中最有趣的是一幅狗抓耗子图,狗作弓身欲扑状,其前一只耗子瑟瑟发抖,表现出浓厚的民间生活的气息。

四组画虽各有其主题思想,但各个主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成为墓主人的一部“荣哀录”。它们表现出墓主人生前建功立业的伟绩,安富尊荣的生活,死后丧祭仪式的隆重,并期望他长眠于这宏丽的墓室中,有神灵的佑护,千年永固。

整个画像内容涉及战争、娱乐、宴饮、风俗人情等各个方面,是汉代生活的一个缩影,是我们回望汉代历史的一面镜子。 根据现有资料,1994年筹建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以前,该墓晚清以来曾被挖掘过三次。

其一,晚清期间的挖掘。晚清时期,沂水县政府曾组织过对该墓的发掘,这次发掘情形,所见何物,一切均不见记载。

其二,1947年期间的发掘。1947年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之前,当时民主政府怕文物散失,曾组织力量,用了三百多个工,进行挖掘。

当时,沂南县政府在南寨村办公,县政府司法科、公安局等在北寨村办公,“老四团”在南寨村休整。县政府民主进步人士、参议员刘佛缘(俗称十一少)建议对北寨“将军坟”进行挖掘,在县政府和南寨村庄长刘乃章的组织下,“ 老四团”和公安、司法科配合,使用了村里的一些民工,进行挖掘。这次发掘从清理墓顶封土开始,在墓门前挖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土沟,拆除了墓门两侧的砖墙,墓顶东南角盖石已经没有了,东北角厕所间的石块有缺口,是盗墓贼砸开的。墓门挖开后,未见墓门石;进入墓中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发现,只是在墓门里侧有一个陪葬用的灰色陶狗,在后间室前有一具人的骨架,还有几枚五铢钱。见没有什么东西,人们又将其堵死,填土前,到东山采石场里定做了两块墓门石和一块盖顶石,把墓门和东北缺顶堵上了。

其三,1954年期间的发掘。当这座封存地下的古墓在1954年的春天被阳光重新照耀时,那些沉默了千年时光的汉画像石也得以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它的精美和完整让中国的考古界瞪大了惊喜的眼睛。1953年,沂南中学(当时设在北寨村正南半里的南寨村内)教师周克同志从群众口中得知有此墓,便把消息反映到文艺报。同年5月30日,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蒋宝庚、台立业两人前往调查。1954年春,华东文物工作队奉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指示,与山东省文管会联合组织力量前往清理。3月3日,蒋宝庚、台立业二人由济南乘火车到益都,再由益都乘汽车到苏村,然后由苏村步行到界湖镇——沂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在界湖镇作好联系工作,3月6日一早便开工。发掘工作先由墓道开始,挖出墓道,以便出土,然后清理墓室。室内淤土甚多,并杂有乱石,一个星期才清理完毕。在清理时,发现墓顶曾经人动过,墓顶石前有部分被砸毁,落到墓里,为了修复墓顶,又将墓上封土起去。此后一面洗刷墓室,开始为画像石作拓片,一面报告华东文物工作,请派人前来作了绘图和协助捶拓工作。3月18 日,工作队派王文林、黎忠文、张世全三人前往,在北寨村住了五十天,绘好墓的结构图,做好画像石拓片。4月28日,工作队又派李连春前去拍摄照片。为了妥善保存这一重要遗迹,在提取了详尽的考古资料后,文物部门将墓葬原地封存保护。当时请沂南建设委员会协助,将墓加以修理,顶上石块移动的归还原位,缺少的补上,并装安新的封门石板,墓顶及石门用石灰浆灌抹,墓道用土填塞,顶上加一公尺厚的封土,最后打了个石标树在墓门顶上。

为庆祝“五一”劳动节,同时加强文物政策的宣传,工作队在沂南文化馆举办了个展览,将画像石的部分拓片展出,到场观众二千多人,全部工作于5月14日结束。

1994年夏,沂南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一号墓重新清理、开发,并发掘相邻的另一座墓葬---二号墓。发掘工作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沂南县文物管理所联合进行,7月17日开工,8月3日结束。

两座墓葬均多次被盗,随葬器物残存较少且绝大部分残毁。特别是一号墓残存遗物极少,除1947年出土一件灰色陶狗和数枚五铢钱外1954年出土完整器物仅一件小陶盘(应为盏)和一件三棱形铜箭镞,其余均为陶器残片。可辨器形有三足盘、耳杯、器盖、灯座把(原称豆柄)、案、罐底、鼎足、屋宇明器残片等。

二号墓出土完整和可复原的陶器、石器、铜器、银器等87件及100余枚铜钱,另有铁刀和漆器腐朽的痕迹。这些遗物主要分布于前室、中室、前室西侧室、中室东侧室和后室隔墙的券门中。

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少量泥质红陶。器形有鼎、盘口壶、头颈壶、盆、盒、盘、碗、圆案、长方案、耳杯、魁、灯座、盏、 釜、灶、甑、博山炉、井、灶、勺、猪厩、狗、鸡、鸭等。石器有五龙戏珠三足砚、猪、黛板;铜器有女俑、泡钉(漆器附件)、“五铢”钱、“大泉五十”钱、“货泉”钱:铁器有刀、棺钉(均腐殖不完复原);银器有小环等。其中的灯座为宋代博山瓷油灯,据专家分析认为,此墓宋代就曾被盗过,瓷油灯系盗墓贼盗墓后所弃用之物。

五龙戏珠三足砚和铜女俑,在汉代文物中极为少见,弥足珍贵。砚为石灰石质、圆形、子母口,由砚身和盖组成。砚身圆底,饰三熊足;砚首,线刻莲瓣纹和旋涡纹,其中部凿刻一椭圆形墨池;砚堂平滑,子口平直沿;砚外缘及子口上缘线刻莲瓣纹。砚盖呈圆弧形,中心突起成圆柱状,其上刻“五铢”钱纹;周围环绕五条身体线刻鳞纹的透雕的龙,龙首紧贴“五铢”钱,组成一幅五龙戏珠(铢)的图案;盖周边及外缘线刻勾连云纹。直径19。7厘米,通高7。4厘米。铜女俑出土于东后室东北角,裸体,发后梳,似围巾帻;高大鼻,阔嘴;细长身,扁胸,凸腹露脐,宽臀;双臂微曲下垂,手指并拢,手心外向;略屈膝,跣足。高8。4厘米,肩宽3。7厘米。

同时发掘的4号墓,位于1号墓的西南100米处,是一个小型砖石墓。共出土了铁刀、金环、陶仓、陶盆、陶案等各类文物50余件。

2005年5月21日,在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学术研讨会”上,著名学者、原山东省文物管理局局长、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原馆长蒋英炬先生指出:“1954年沂南北寨画像石墓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历史上第一次用现代考古手段对画像石墓的科学发掘,它是一个标志点,又是一个制高点,说它是一个标志点,是因为在此之前,没有对画像石墓的具有考古意义的科学发掘,正是1954年对沂南北寨画像石墓的发掘,正式拉开了对地下画像石遗存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序幕;说它是一个制高点,原因是沂南北寨古画像石墓给了这次发掘一个机遇。沂南北寨画像石墓保存么完整,画像如此丰富,可以说是‘冠冕’之作,这是一次机遇;尽管以后有许许多多的发掘,但像沂南北寨画像石墓这么完整、这么丰富者却非常罕见。《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有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认知水平,它仍然对今天的研究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沂南北寨画像石墓发掘简报及其《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正式发表后,引发了一场有关墓葬与画像的学术大讨论,掀起了一股汉代文化艺术研究的高潮。2001年,《中国文物报》组织“二十世纪文博考古最佳图书”评选,该文献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佳考古发掘报告”。 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规模宏大,墓室结构复杂,画像雕刻精美,内容极其丰富,俨然一座庄严肃穆,而又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地下府第,是我国现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画像石墓,它所涵盖的意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变化万端的图象内容,堪称出类拨萃的冠冕之作。该墓的发现与挖掘,是中国当代考古学研究与汉画像石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事情,在全国的汉画像石墓中,它以结构完整、图像内容丰富且保存完好,而被誉为“不朽的艺术丰碑”。该作为一词条,已收入《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建筑史》等也曾分门别类地作过介绍。画面“七盘舞”已收入《辞源》作为词条“七盘舞”的插图;画面“车马出行图”作为《中国历史》高一教科书的封面内容,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一直延用了几十年。画面“丰收宴享图”中的收租部分,曾以“豪强地主田庄的粮仓”为题被编入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国家电视台曾从中华文明精品的角度摄制了专题片。中央电视台二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四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栏目等都摄制、播放了专题片,一次次引起了轰动。

1954年5月,在北京故宫午门正殿举办了“全国基本建设出土文物汇报展览”。此次展览,是从1955年来全国基本建设中出土的13万余件文物中选出3760件加以展出,历时半年,观众达17万余人次。1954年5月,毛泽东三次到故宫午门城楼参观展览,每次都看得很仔细,当毛泽东听了讲解员关于山东省沂南县出土画像石的介绍后,立即笑着问:“怎么知道它是汉代的?”讲解员从服饰、制度等方面回答了提问。毛主席满意地点点头,并指着画像石上的杂技图案,对周围的同志们说:“这就是我们汉代的杂技图啊!”当看到反映当时大地主收租子的画像石拓片时,毛主席亲切地对跟随的警卫战士说:“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你们要好好地学习”。

毛主席对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的盛赞,原载1977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记者文章《毛泽东视察博物馆》,黄丽墉在其编著的《毛泽东读古实录中》,对此谈话资料予以节录。这是迄今的历史记载中,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得到的唯一一位领袖人物的盛赞和评价。这个评价,使人们深切地领略到人民领袖毛主席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这对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深入研究画像石这一重要课题,将有极大地启迪和指导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2006—2008)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币,每年发行一组,其中贵金属纪念币中共6枚金币、12枚银币。六枚金币中的第一枚的主景为中国古代马术运动,图案中的马术体育造型,取之于一号墓“乐舞百戏”中的“马术”表演。画面上一马飞奔,四蹄腾空,一男子左手执手戟,右手扶马鞍,身体腾空,居于马背之上。整幅画像造型夸张优美,动态感强,人物几乎完全飞离奔马,服饰飘荡闲逸,令人叹为观止。

上一篇:西安真的随便一挖都能挖出古墓吗(西安哪条地铁挖出古墓最多)

下一篇:第五人格十大奇闻怪事下载安装,第五人格十大奇闻怪事下载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