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代人,90年代考古人员

上传日期:2023-04-23 浏览次数:

“很难想象这群90后还能把考古活儿干得不错”

考古现代人,90年代考古人员3月20日,年轻的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发掘现场工作。

文/本刊记者 邱慧

精美的圆口方尊纹饰清晰,器身转角处有着精琢的鸟形装饰、罕见的顶尊铜人……在徐斐宏看来,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堪称绝美。

但令他意外的是,公众除了关注这些精美的器物,还特别关注到他们这个平均年龄仅25岁的“90后考古团队”。

“很难想象这群90后还能把活儿干得不错!”三星堆遗址发掘成果公布后,类似“三星堆的年轻人”“三星堆90后主力军”这样的话题一跃登上热搜。徐斐宏才意识到,大众无论是对90后这个群体,还是对考古队员,原来都怀有某种刻板印象。

90后的徐斐宏是上海大学的讲师。2020年春节,他带队前往三星堆遗址现场,负责三号坑的挖掘工作。这是时隔34年,三星堆遗址的再次勘探与发掘,业内称之为“世纪考古大发掘”。

三星堆遗址三号坑长约5.5米,宽约2.5米。徐斐宏需要在这块长方形区域里和团队完成发掘、取样、文物保护的高强度工作。为了保证器物不被污染,所有入坑的人员都得穿上全套防护服,口罩、头罩、鞋套全副武装。

于是,这些年轻的队员们在防护服的背面进行了各种涂鸦创作,画上了猴子、长颈鹿,还有“万里长城永不倒”“面朝黄金”等等花样。在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的直播镜头里,这些“花里胡哨”的元素被大家看到了,并为之莞尔。

考古现代人,90年代考古人员刘槃的防护服背面满是涂鸦。

根据官方的介绍,参与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以及文物保护两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有200人,其中有150多人是90后。

徐斐宏说,如今考古事业中的年轻人早就不是人们印象中的“老学究”,都有个性得很。

古老与年轻

徐斐宏从事考古,算是半路出家。

2008年,徐斐宏考上了北京大学,攻读心理学专业。读了一年之后,他发现所在专业和自己的想象有出入,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转到考古学专业。这在当时是一个让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而且,为此他需要降一年级,比别人多花一年时间读完本科。

此后就一发不可收,徐斐宏在考古专业上一直苦读至博士后。此间,他先后参加了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洛阳龙门石窟唐代香山寺等大型遗址的发掘工作。

作为三星堆三号坑的现场负责人,徐斐宏除了要协调整个团队工作,还要把握三号坑发掘的进度。这是一项进展极其缓慢的工作,光是“挖土”就不是一件随便的事儿,因为每一层泥土传达的信息都可能至关重要。上部的填土层会被分成长宽各60厘米的小网格,考古人员用手铲和手指轮番作业,等到器物露出眉目时,挖掘所用的力道和路径,差异就在毫厘之间。“得需要足够的耐心才能胜任这些工作。”徐斐宏说。

在挖掘现场,有人用全球仪,结合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器物出土点位。还有人通过电子设备记录,联网随时查找各个单位上传的图形信息进行分类识别。

与过去不一样的是,现在的考古现场开始引进黑科技。徐斐宏告诉记者,考古需要过硬的学术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这方面老同志可能积累更多,但年轻人也有着不同的优势,“我们在运用数字化的系统时,老同志反而不及年轻人,年轻人更容易掌握这套系统。”

此外,年轻人的体力也是一个加分项。在三星堆“上工”的日子里,每天8:00到12:00,14:00到18:00,考古队员都得在坑内工作,半个月只有一天休息。“年轻人的热情和义无反顾的投入,不可小觑。”徐斐宏说。

考古现代人,90年代考古人员3月29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霍巍在实验室为学生授课。

冷与热

这些年来,大学里的考古专业都称不上热门,主动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并不多。2020年,湖南正源的考生钟芳蓉在高考中以676分成绩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填报志愿时,她报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时舆论哗然,有人替她惋惜,说她是“高分低就”,但也有人支持她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由此还引发了一轮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的讨论,考古圈也因为这个姑娘短暂地热闹了一番。

徐斐宏勉励这位师妹:专业没有冷热之分,只要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在他看来,考古不是一个需要很高天分的学科,本质上是通过文物来研究古代的人和社会,通过物质性的东西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热情和勤奋是决定能坚持做下去的主要因素。

耿朔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博士毕业生,如今是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他回忆说,2002年本科入学时,自己所在的考古专业班上27个人,仅有3个人是主动选择这一专业的。那时候,大家能够了解考古学的渠道并不多。而到了今天,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大家了解考古的渠道也多了。

奚牧凉在2010年考入北大考古文博院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受。当年在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考古专业,同学们都特别惊讶,“校长推荐你去北大,是让你去学考古吗?”大家都觉得不解,拿过生物竞赛、有理科天赋的奚牧凉竟然选了一个偏门的纯文科专业。

他还记得,自己入学那年,关于河南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了一年,众说纷纭,给彼时的考古界带来了不少困扰。当时,考古这个圈子还相当狭小,无论是考古专业的学生还是考古工作者,都禁锢在自己的圈层里,与世隔绝。

但情况在好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说,十多年前,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每年招生20多人,现在每年招生40多人。

三星堆遗址的再发掘,让公众对考古有了新的兴趣,对考古学的关注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直观的表现是,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罕见地连续四天播放了考古相关的新闻内容;社交平台上,人们就考古话题争论得不可开交。

不过,考古业内人士对当前流行的“考古热”的说法普遍不太认同。在耿朔看来,眼下的“考古热”很大程度上还是源自公众对考古的不了解,大众对于考古这一职业的兴趣还处在猎奇状态。

而徐斐宏的隐忧是,这次关注热潮退去之后,考古圈内的小伙伴们是否又得坐回冷板凳了。

考古现代人,90年代考古人员参与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工作的考古工作者有200多位,其中超过四分之三是“90后”和硕博士。

理想与现实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开学第一课,同学们自由提问,对考古学几乎零了解的林一问老师,考古和历史的差别大吗?老师特别果断地给了答案:非常大!

“很多人学来学去,还是不知道考古学是什么。”林一说,在学科中,老师多是重视学生的学术培养,但对于学生对专业的迷茫缺乏引导。

和大多数主动选择考古的学生类似,奚牧凉当初也觉得这是一个和历史相接近的专业,同时也是个很酷的学科。但入学不久,现实把他的浪漫主义想象打回原型,“往往在外界看来很重要的时间点或者是发现,考古专业课上可能只是普通教学内容,一笔带过。”

偶尔,奚牧凉也会怀疑,如果走上考古学术道路,自己会不会很边缘。同班的同学多是文科生,对材料有着快速汲取的能力。而相比之下,理科生出身的奚牧凉很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成绩,也只是处在班级中游的水平。

对很多人而言,大三的田野调查是考古学科真正的分水岭。在这时,过往成绩会因为现实失去可信度。

田野调查通常在偏远的地区进行,学生在大三的整个学期都在考古工地度过,每天面对庄稼地,守在眼前的十几平方的空间里,反复与泥土打交道,可谓另一个版本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2015年,林一去新疆参加田野实习。入住的民宿年久失修,学生刚到,一只蝙蝠就顺着破漏的屋顶钻进宿舍。在工地顶着烈日挖土,而回到驻地连洗澡也是件奢侈的事。

“在国外,考古学者是个很潮的职业,但在国内似乎颠倒了过来。”林一自嘲,在工地上,除了挖土,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反思对于这门学科是怎样的情感:是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的满足,还是跟周围人炫耀这个他们并不了解的工作的满足。

在考古工地的日子,林一和同学们想办法苦中作乐。带个三脚架拍田野上空的星星,拉起一根绳子自建羽毛球场,搞个K歌场地,大家轮番唱歌…实习结束后,班里的同学近半转了行。

在考古现场,工作既具体又单一。休息时,奚牧凉会放音乐排解这份单调——如果不懂自娱自乐,很难在这日复一日的枯燥中坚持下来。

考古现代人,90年代考古人员纪录片《发掘记》,两位年轻的考古队员席地而坐。

学术与科普

不止一个人提到,如今的考古工作光坐在象牙塔里是不够的。

2014年,奚牧凉保送北大的硕士研究生,选择的方向是“公众考古”。他是北大公众考古方向招收的第一个硕士生。他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重要学识,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那时,公众考古的概念在国内刚刚兴起,业内尚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耿朔告诉《中国慈善家》,外界对于考古学有很多误解和想象,足以说明关于考古学科的科普还没足够渗透到大众层面,因此与科普相关的“公众考古”任重而道远。

毕业后,奚牧凉也选择了区别于传统考古的发展路径。在他看来,曾经的考古圈子是个较小的行业圈,而如今,90后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认知世界的方式早已发生了改变。他自建了微信公众号“挖啥呢”,向公众科普考古学知识。

参加节目、开直播等等在其他行业掀起热潮的方式,他都搬运至考古学科上试一试。奚牧凉说,“对于考古文博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有很多新的机遇。文物‘活起来’就是一个标志性的现象。”

2017年,奚牧凉经学院老师推荐,担任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组顾问。“10年前根本不会想到,学考古能有机会去给《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做咨询,更不会想到这个节目会引发全国性的观看热潮。”

考古慢慢也在网络平台上热起来,林一觉得喜忧参半。喜的是,现在不用在贴吧跟人争辩考古和盗墓不是一回事儿;忧的是,各个平台一旦开放不再限制人数以后,就会出现良莠不齐的问题,很多人缺乏专业的素养,而老一辈的学者多是选择在象牙塔里做研究,与公众隔绝。

林一还记得,研究生第一堂课,老师对他们说:“哪怕以后你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也不是一件坏事。对于任何行业,都需要有人告诉他考古学是做什么的,如果你能让身边的人知道,考古工作人员和盗墓贼不一样,那你的考古就没有白学。考古学不应当只是谋生的手段,也应当影响你的三观,或者成为你之后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引路灯。”

(应受访者要求,林一为化名)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视频截图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考古现代人,90年代考古人员

90后北大考古博士不幸坠崖身亡,坠崖前他在做什么?他在坠崖前正在去考古的路上。

90后北大考古博士不幸坠崖身亡考古博士刘拓坠崖的原因是,在阿坝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的调查期间,刘拓因路途艰险而独自前往,导致他不幸坠崖。搜救队发现刘拓时,他已失去了生命体征。这个考古组有四个人,刘拓就是其中之一。考察过程中,考古组发现道路危险,于是掉头往回走,而刘拓则选择一个人走。然而,这次的分别却是一次告别。

在考古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为了科学探索,总会有一些先行者开出第一条路,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勇气是值得称赞的,但他们只需要更加注意安全措施,这也是应该注意的。不清楚的时候不要往前冲,不多做安全措施的时候更不要一个人去。

刘拓坠崖事件非常令人痛心这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途一片光明。刘拓坠崖身亡,让人感到悲痛。这件事也告诫我们大家,进行考古工作时,必须需要安全人员的陪同,还必须携带安全措施工具,并且必须警惕和粗心大意,特别是要做好勘察区域内危险道路的准备。

考古人员辛苦了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文物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地下环境中,采取相应的应急保护措施非常重要。一经发掘,极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光照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对珍贵文物造成破坏,导致研究者对文物历史信息的判断出现错误或偏差,大大降低了文物的历史价值。当然,不仅文物有价值,人也有价值。考古工作者在进行考古研究之前,要充分假设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思考对策,更要保护好自己。

考古现代人,90年代考古人员

三星堆考古90后担主力,这群90后在此次考古中付出了哪些努力?三星堆考古90后担任主力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我们都知道三星堆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古迹,它的挖掘也是非常的费工夫的,这一次90后的考古人在这次的三星堆挖掘之中也是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们的付出。

我们都知道,90后的考古人已经可以独挡一面是每个人都想看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飞速的进步,90后也在逐渐的成长为祖国的栋梁,这一次对于三星堆的考古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震惊的。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90后的徐丹阳了,他提取三星堆4号坑第1件青铜元的现场,我们可以从现场传过来的视频看出他是非常的小心的,而且特别的稳重,根本不像一个年轻人感觉特别像一个老师傅了,对于他的这种表现也是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震惊了,从相关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身体趴在全矿的发掘平台上,为了防止平台晃动对文物造成损失,他也是非常的小心翼翼,全身力量都集中在手上,仅靠手腕手指发力,也是让我们看到了他淡汗淋漓的样子,让每个人看到都感觉到非常的心疼。

我们都知道,就这种文物来说,如果保护不好的话,那么也一定会面临巨大的损失了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文物我们应该好好挖掘才行,从这些90后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向这些人们学习,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向这些考古学家致敬,因为他们是非常的辛苦的,我们都知道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热血,来给我们揭秘以前老祖宗的生活,是非常的无私的人。

上一篇:婴儿能用湿巾擦屁股吗 妈妈在使用湿巾时要注意的

下一篇:萧县为何亲近徐州(徐州萧县新闻今日)

免费获取您的专属营销方案

验证码